作为广汽集团旗下核心自主品牌,广汽传祺正面临销量下滑的问题。
广汽传祺销量连续下滑
广汽传祺6月终端销量28832辆,同比下滑12.05%。1-6月销量为14.63万辆,同比下降了22.55%,销量减少了4.26万辆,创下了2021年来半年度销量新低。
而这对于广汽集团(601238.SH、02238.HK)正在开展的番禺行动来说,将是个挑战。据此前披露的公告显示,今年广汽集团将紧扣三年“番禺行动”目标,加快改革转型,全力推动经营业绩企稳回升,挑战全年汽车销量同比增长 15% 的目标。
广汽传祺是广汽集团设立的全资子公司,成立于2008年7月21日,作为广汽集团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品牌,可以说是“广汽的第一个亲生儿子”。
资料显示,广汽传祺分别在广州、杭州、新疆、宜昌设立工厂,覆盖全国的广汽大自主生产基地已基本完成布局。
广汽传祺在2010年首款乘用车下线之后,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年销量8.5万辆,对于刚刚成立的自主品牌来说算是不错的成绩。
2016年和2017年,公司销量分别为37.2万辆、50.86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90.66%、36.7%。
在大好的趋势下,2018年,广汽传祺制定了三年增长目标:2018年销量定位在70万辆,而在2020年达到100万辆。
然而,2018年,广汽传祺销量达53.52万辆,仅同比增长5.23%。2019年,公司销量更是下降28.14%至38.46万辆。
到了2020年收“成绩单”的时候,广汽传祺销量为35.4万辆,同比下降7.95%。
积极应对压力
在竞争格局加剧、行业结构深度调整的背景下,广汽传祺正面临产品重构与品牌定位的双重压力。为此,广汽传祺正采取一系列的措施。
5月15日,广汽传祺完成工商变更,冯兴亚卸任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职务,由广汽集团副总经理閤先庆接任。閤先庆熟悉集团不同业务板块的运行逻辑,他曾任广汽集团战略发展本部本部长,广汽商贸董事长、总经理,广汽本田副总经理、销售本部本部长,五羊—本田董事。
有市场观点认为,此次履新,閤先庆将接管广汽自主乘用车板块的核心品牌。此次人事调整不仅是职责转移,更意味着集团对传祺的发展路径和内部治理结构正进行有序重构。
2025年,车企接连发力高阶智驾。随着 L2 + 及以上级别智能驾驶技术加速落地,从城区领航到无图方案,智能化已成为车企争夺市场份额的核心战场,而这一趋势也倒逼广汽传祺加快了在智驾领域的布局。
中信证券研报认为,2025年搭载领航驾驶方案的乘用车新车销量有望冲刺500万辆,对应渗透率超20%,进一步展望2026年,搭载领航驾驶方案的新车销量有望较2025年再增长60%~100%;预计2025年搭载城区领航驾驶方案的新车销量有望冲刺300万辆,在乘用车新车销量中的渗透率有望达到10%~15%。
为进一步获得市场份额,广汽传祺发布“向往”车系,主打高端市场和高阶智驾。
3月,广汽传祺新推出了向往S7,新车定位为中大型SUV,限时售价16.98万起,并且曾号称上市12小时大定破万。
今年5月26日,广汽传祺还发布了传祺向往 M8 乾崑,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与鸿蒙智能座舱,起售价35.99万元,较2025款传祺M8宗师系列贵了7万元以上。但截至目前,广汽传祺并没有公布向往 M8 乾崑销量,易车网和懂车帝也未收录这款车型,未公布其销量。
同时,今年下半年,广汽传祺将推出向往S9车型,这款车型将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 ADS4,目前尚未发布。
2026年,广汽与华为合作的华望汽车将推出首款车型,面向30万元级高端市场。
与华为的合作并不意味着广汽传祺放弃自研智驾技术。广汽传祺方面透露,在智能化技术上,广汽传祺以广汽自研、华为智能双路线为驱动,满足不同用户的智能化需求。传祺向往专属的技术矩阵i-GTEC 3.0实现双驱智能驾驶、双驱智能座舱,具体为华为新一代鸿蒙座舱、广汽自研智能座舱ADiGO SPACE,以及华为乾崑高阶智驾、广汽自研ADiGO无图全场景智能驾驶。
惠誉评级亚太区企业评级董事杨菁认为:“对传统车企来说,不管原先在燃油车市场的市场地位如何,打造全新的智驾新能源品牌都面临很高的门槛;借助华为的技术、人才和品牌影响力,将是快速切入智驾新能源车市场的一条途径。”
“2025年,传祺将坚持‘自研+华为’并进的技术路线,带来4款搭载高阶智驾功能的高端新能源车型。”广汽集团执委会委员、品牌营销领域负责人黄永强在2024年末曾表示,“2025年将是传祺全面智驾突破之年。我非常有信心,和华为的合作将推动传祺成为中国智驾的头部品牌。”
亿腾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